“若是商人做大,便要威胁到皇族贵族与官僚的利益。”
“故而,他们先以国家的名义,以大义的名义垄断一切,然后又抛出科举制度,美曰其名造福天下,实乃可笑至极。”
黄宗羲这番愤慨的言论,引起了很多围观百姓的感触。
“对!这位读书人真是有见识,天下但凡容易挣钱的买卖,哪一个不是被朝廷垄断!”,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,满脸愤慨地喊道。
“哼!别说大商人,就是小商小贩,哪个没受过朝廷的刁难?一旦有商人做大,有背景的还好,要是没背景,呵呵,倾家荡产的还少吗?”,一个尖脸的老者,摇头叹气,脸上写满了无奈。
“倾家荡产算什么,没让你家破人亡,那都是老爷们心慈手软了。”,一个年轻人撇了撇嘴,满脸不屑。
“隔壁南阳,大概十二年前,有个做塞外生意发财的商人,叫啥来着……”, 一个中年妇女皱着眉头,努力回忆。
“尚国栋!”,旁边一个小伙子脱口而出。
“对对,尚国栋!”
“结果呢,这人赚钱太多,被唐王府眼红,直接被整得家破人亡。尚国栋被砍了头,妻女全部发往教坊司,受尽凌辱。”,一个老者声音颤抖,眼中满是同情。
“哎,可不是嘛!最后尚国栋的财产,全成了唐王府的产业。”
“这位学子总结得真好,这大明皇朝可不就是个大型商会嘛,恨不得垄断一切资源,断绝天下百姓的致富之路!”
“哈哈哈,是啊!天下商人能做大的,哪个不是和官场有联系,要么干脆就是朝廷的人。”
“那些当官的、掌权的,还总说商人祸国殃民。”
“这世上哪有因为商人就天下大乱的国家?但凡天下大乱,哪一次不是朝廷的缘故?”,一个书生模样的人,义愤填膺地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