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眼就到了曹阳休沐的日子,这天鲁国公府一家也来到了曹家,毕竟是提亲的日子,一家人都要过来的。
顾家那边四房五房的人自然也都来了,不过因为两房的小辈都被曹阳收拾过,再加上那么多长辈在这,所以也不敢惹事,老老实实的当了一天背景板。
就这样顾廷煜和曹彩儿的婚事就定下了,之后就要开始走三书六礼了。
这也让徐氏放松了不少,毕竟三个孩子现在都定下了,老大曹明今年就要成亲了,二姐儿曹彩儿也定下了婚事,老三曹阳虽然还小,但是也定下了婚事,而且还是一妻一滕。
徐氏也看出了曹阳多情的性子,不过谁让这是自己的儿子那,还那么优秀,所以也没有说什么。
不过另一边的谢氏却是看着曹荡寇的样子有点恨铁不成钢,毕竟他比曹明也就小一岁,现在还没有把婚姻大事定下来,这样曹琳儿也不好去相看,毕竟上面二哥还没有成亲。
谢氏越想越看曹荡寇不爽,让曹荡寇感觉背后一直凉飕飕,还以为这两天受了风寒。
如果让曹荡寇知道原因肯定要为自己叫冤,毕竟这事情哪能是那么快能决定的,不可能所有人都像是曹明一样直接一见钟情。
不过今天的场合很特殊,所以谢氏也没有说什么,只是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。
期间众人也没有问顾廷煜接下来会去哪里当官,因为按照惯例每次科举的前三甲和二甲的头名都是要进翰林院的。
状元授正七品翰林院修撰,榜眼、探花和传胪授从七品翰林院编修。
其余二三甲进士再经"朝考",综合前后考试成绩,择优选翰林院为庶吉士,俗称翰林,当然家里有关系的人也会托关系进翰林院。
大周的翰林院虽然是清水衙门,没有什么职权和油水,但也是清贵衙门,因为大周非翰林不能入内阁的惯例。
至于其他进士则分发各部任主事(部员),或分外地任县官,当然更多的则是候补,等待哪里有空缺了才能轮得上他们。
很快一天就过去了,汴京消息灵通的人也都知道了曹家和顾家要成为姻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