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那个名叫林墨的人,则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存在。他仿佛从天而降,带着无数令人惊叹的奇思妙想和创新发明,迅速改变了台岛的面貌。无论是那能够驱动庞大机械运转的神奇蒸汽动力,还是简洁明了的阿拉伯数字,亦或是绚丽多彩的烟花风筝,都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遐想。
当李贤回到应天之后,他马不停蹄地将自己在台岛上所见所闻详细记录下来,并以最快速度呈递到了朱元璋的案头。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,神情凝重地仔细翻阅着这份密报。“蒸汽动力”“阿拉伯数字”“烟花风筝”……这些陌生而新奇的字眼不断映入眼帘,令朱元璋陷入了沉思。
许久之后,朱元璋猛地合上手中的奏折,高声喊道:“来人啊!传朕旨意,从今日起,沿海各地务必加强戒备。命俞通海亲自率领水师巡洋,严密监视台岛一举一动,不得有丝毫懈怠!若有异常情况,即刻上报于朕!”随着这道命令的下达,一场围绕着台岛的风云变幻即将拉开帷幕。
浙江沿海地区,阳光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,映照出一片耀眼的光芒。朱元璋身着龙袍,头戴皇冠,亲自登上了水师的旗舰——“定远号”。这艘曾经威风凛凛的战舰如今却显得有些陈旧和破败,桅杆上那面绣有“大明水师”字样的旌旗已经褪去了昔日鲜艳的色彩,变得黯淡无光、泛黄褪色。
当朱元璋踏上甲板的时候,只听得脚下的木板突然发出一阵令人心惊胆战的“吱呀”断裂声。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周围的几名士兵惊慌失措,他们匆忙地搬来一根根粗壮的圆木,迅速将其放置在破裂的木板下方,以支撑住摇摇欲坠的甲板。
此时,总兵王顺急忙走上前来,面色紧张得如同白纸一般,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下来。他战战兢兢地向着朱元璋躬身行礼,并颤声道:“启禀陛下,这艘‘定远号’自投入使用以来,至今已然服役二十三年之久啊!历经无数次的风浪洗礼和战火硝烟,它实在是……”话还未说完,王顺的声音就被远处传来的一声“噗通”巨响所打断。众人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,只见一名士兵正从高高的桅杆上直直地坠入了茫茫大海之中。原来,这名士兵在攀爬桅杆执行任务时,因为用于固定身体的绳索年久失修,早已腐朽不堪,无法承受士兵的体重,最终断裂开来,酿成了这场悲剧。
而就在大家惊魂未定之时,更为尴尬的一幕出现了。随着水师开始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演练阵型,多艘战船居然像失去控制一般,在原地不停地打转。原本整齐有序的船队瞬间陷入混乱,士兵们一个个都慌了神,手忙脚乱地操作着船舵,试图让战船重新回到正轨,但一切似乎都是徒劳无功。
朱元璋凝望着远方的海平线,就在这时,他突然察觉到远处有一团黑影正在逐渐逼近。他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那个方向,心中充满了疑惑与警觉。待那黑影逐渐清晰,终于看清原来是来自台岛的一艘蒸汽货船。此时的朱元璋紧紧地攥住了栏杆,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那艘货船上。那艘货船以极快的速度行驶着,犹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驶过。船尾掀起的巨大浪潮,使得大明的战船剧烈地摇晃起来,仿佛在波涛中艰难地挣扎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水手目睹此景,不禁感叹道:“这速度,实在是惊人啊,怕是比咱们的船快三倍都不止……” 在回宫的途中,朱元璋路过了兵器库。只见生锈的火铳以及被虫蛀坏的弓箭杂乱地散落在地上,与台岛送来的钢制火枪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。他缓缓地捡起一把断裂的鱼叉,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,喃喃自语道:“朕当年打天下时所使用的兵器,没想到如今朕的子孙们竟然还在使用……”
此时的台岛,林墨正在实验室调配新型火药。他望着试管中翻滚的紫色烟雾,嘴角露出自信的微笑。他知道,一场更大的考验即将来临,但他已做好了充分准备。台岛的未来,必将如那夜空中的烟花般绚烂夺目。
喜欢我何时可以回去请大家收藏:()我何时可以回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