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大观园的与众不同,所以目前所有关于大观园的图画都无法还原它的原样。
书中惜春画大观园是在第四十二回,刘姥姥二进荣国府,游览大观园之后。
在书中惜春画的大观园,是什么样的呢?再看原文:
黛玉打趣惜春,说她把园子画得连人都不会走了。
这就是说,作者都知道,如果真的按照书中的描写去画大观园,是画不明白的,人要想在其中走更是会晕头转向,摸不清方向,所以人们画的大观园都不一样,下面来分析其中的原因。
贾母来看望惜春作画,还询问画中是否能画出她和众人在园中的样子,说明这副画里是能看到群钗的,并且能分清他们都是谁。
黛玉还说要画一二年呢,这次带香菱来看画,是为了帮助她理解这本书。
上次黛玉问她:“我且问你,还是单画这园子呢,还是连我们众人都画在上头呢?”
惜春道:“原说只画这园子的,昨儿老太太又说,单画了园子成个房样子了,叫连人都画上,就象‘行乐’似的才好。我又不会这工细楼台,又不会画人物,又不好驳回,正为这个为难呢。”
贾母要求将众人都画上,更要象“行乐”似的,“行乐”二字暗示了这幅图最好是动态的,是行走的游戏。
说着黛玉拉了他过藕香榭,至暖香坞中。惜春正乏倦,在床上歪着睡午觉,画缯立在壁间,用纱罩着。
众人唤醒了惜春,揭纱看时,十停方有了三停。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,因指着笑道:“这一个是我们姑娘,那一个是林姑娘。”
探春笑道:“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,快学罢。”说着,顽笑了一回。
从这段原文描写我们可以看到,大观园图不仅画了所有的山水建筑,主要的角色还都能一一认得,在背面是指能分清每个角色都隐射谁,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是哪个角色。
现存最大的大观园主题绘画是*清代绢本设色画,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。纵高约1.37米,横宽约3.62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