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部张缙彦后来也投降了大顺,我们来看他的回忆:
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,见了这个人,说之再三,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,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。
据二爷说,原是不能再有的,全是湘妃、棕竹、麋鹿、玉竹的,皆是古人写画真迹,因来告诉了老爷。老爷便叫买他的,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。
这里特意交代了四种做扇子的材质,我们一个一个来看:第一个湘妃竹,就是暗示与林黛玉有关,因为黛玉就是潇湘妃子,我们知道此处黛玉隐射崇祯,那么湘妃竹就是谐音“湘妃族”,即皇亲国戚一族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国丈周奎。
第二种棕竹,应该是谐音“宗族,”也就是朱家皇族,也就是当时崇祯募捐的对象也包括自己的朱家。
第三种麋鹿,应该是谐音“米禄”,也就是用来给将士发俸禄的米粮。
第四种玉竹,玉代指大明,大明一族的,也就是明朝的一众官员。
从中我们可以确认当时的筹款对象,但是他们偏偏都是不愿意出。
平儿说:
偏那石呆子说:‘我饿死冻死,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!’老爷没法子,天天骂二爷没能为。已经许了他五百两,先兑银子后拿扇子。他只是不卖,只说:‘要扇子,先要我的命!’
贾琏已经许诺给他们的,就是崇祯帝承诺的回报,包括公侯伯的爵位和对等的俸禄。
但是他们守着银子,不愿意拿出来,“宁愿冻死,饿死,”暗示的,应是他们后面被贾雨村抓捕下狱时的遭遇。
姑娘想想,这有什么法子?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,便设了个法子,讹他拖欠了官银,拿他到衙门里去,说所欠官银,变卖家产赔补,把这扇子抄了来,作了官价送了来。
这个细节告诉我们,当时大顺追赃助饷到底是怎么发生的,贾雨村代表那些投机取巧的文官,当他看到大顺军进京后,向国库要军饷却没有,就骗新朝廷说是有人拖欠了朝廷的官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