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钗笑道:“这个人定要疯了!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,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。我就听见他起来了,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。一回来了,呆了一日,作了一首又不好,这会子自然另作呢。”
宝玉笑道:“这正是‘地灵人杰’,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。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,谁知到底有今日。可见天地至公。”
宝玉说的地灵人杰,指的是我们这片土地,终归是会有人能看出《红楼梦》的。
这是对这片大地,这片大地上养育的人,有着足够的信心,
宝钗笑道:“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,学什么有个不成的。”宝玉不答。
再来看香菱写的第二首诗:
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。探春笑道:“咱们跟了去,看他有些意思没有。”说着,一齐都往潇湘馆来。
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。众人因问黛玉作的如何。
黛玉道:“自然算难为他了,只是还不好。这一首过于穿凿了,还得另作。”
这与很多索隐派遇到的问题是一样,当你们宣称自己的观点时,有没有被人说过“穿凿附会”呢?
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过于穿凿了,很多人反复对人说红楼梦是隐射明末历史,书中写的才是真正的历史,这个角色隐射谁,那个角色又隐射谁。
当别人觉得他这里不对的时候,他会强行解释“怎么可能事事都一一对应呢?只是大概如此。”把解释不通的地方强行解释,这就是穿凿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来看香菱是怎么解的:
非银非水映窗寒,试看晴空护玉盘。